通信原理——八、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

Posted by ignatz on December 24, 2021

八、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

本章主要讨论话音信号的PCM编码

数字化三步骤

  • 抽样
  • 量化
  • 编码

抽样定理

低通信号抽样定理

频带限制在$(0, f_H)$的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$m(t)$以$T_s \leq 1/2f_H$间隔进行等间隔抽样,则$m(t)$可以唯一地被完全确定

注意闭区间时不可取等号

此定理又称均匀抽样定理( 理想抽样)

奈奎斯特频率$2f_H$,奈奎斯特间隔$1/2f_H$

意义

  • 连续信号的无限样值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由有限个样值确定,并能精确恢复,以此作为实现数字化传输的理论依据
  • 利用抽样间隔传输多路样值,以实现时分复用

带通信号抽样

频带限制在$(f_L, f_H)$的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$m(t)$以频率$f_s = 2B(1+k/n)=2f_H/n$进行等间隔抽样,则$m(t)$可以唯一地被完全确定。

其中$B=f_H-f_L$,$f_H=nB+kB$,$n=\lfloor f_H/B \rfloor$

image-20211226154820845

有关抽样的各种失真

  • 混叠失真→保证足够高的抽样频率
  • 孔径效应→均衡电路补偿
  • 重建失真→预留保护带

抽样过程产生的失真理论上可消除

模拟信号量化

  • 量化: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抽样值的过程

  • 非均匀量化:提高小信号的量噪比

话音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

$A$压缩律(13折线法):中国、欧洲、国际间互连 $\mu$压缩律(15折线法):北美、日本、韩国等

脉冲编码调制(PCM)

$B_{\min} = 1/2T_s=1/2T_b = Nf_s/2$

实际采用升余弦传输特性,$B=2B_{\min}=Nf_s$

$m(t)$:300~3400Hz,$f_s=8kHz$,$T_s=125 \mu s$

PCM采用N 位二进制编码$N=8bit$,码元速率$R_b=Nf_s=64Kbps$

升余弦传输特性$B=Nf_s=64KHz$

传一路模拟话音信号带宽4KHz

传一路数字PCM话音信号,带宽64KHz

时分复用 TDM

K=32路复用,$R_b=1/T_b=KNf_s=32\times 64Kbps=2.048Mbps$